吴庆海:通过知识管理打透存量,提升组织的能力与绩效

2022-12-28 10:45:37 12
摘要:如何全面认识知识?如何正确定义知识管理?如果通过知识管理打透存量,提升组织的能力与绩效?

摄图网_500604693_banner_咖啡拉花与咖啡豆(企业商用).jpg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华为任正非认为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学,处处皆有学问。他鼓励华为人勇于表述、沟通与交流,不断吸收外界知识与能量,优化自己。

作为国内知识管理标杆企业的华为公司,从2008年开始聚焦显性知识孤岛化现状的知识管理。我在2009年的时候,曾辅助华为导入知识管理,当时也是先从研发知识管理现状评估做起。

后来华为逐步引入项目知识管理、实践社区等方法,不断寻求适应竞争性市场机制的创新知识管理模式,在企业内进行试点和传播经验管理方法,利用群体智慧促进组织创新和解决企业复杂问题,并持续覆盖公司各主要领域,最终支撑了华为成为国际一流研发制造型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定位和国际地位。

37886d018150fdfb30d0cdd5a2037f1c.jpeg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曾经有一句至理名言:组织最大的浪费是经验的浪费!一般在许多公司,你自己碰到的80%的问题,可能已经被其它部门、团队的员工解决了。如果组织没有意识地去构建知识管理机制,你就不可能发现并重复利用到这些知识。这是多大的一种浪费啊!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1965年就提出: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力、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6年发布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重要报告,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而正式揭开了知识经济的大幕。

今天,更大存量的知识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因此,对于每一个组织而言,系统地对知识进行有意识地识别、获取、存储、创造、共享及应用,提升组织的能力与绩效,其效果与价值就会愈发凸显出来。

摄图网_401769739_banner_创意金融(企业商用).jpg

如何认识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培根曾经说过的经典名言。

从古至今,关于知识的定义不计其数,最终会归结到人类(主体)认识客观世界(客体)这一永恒的哲学本质。

在中国国家标准GB/T 23703:2009里,是这样定义知识的: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知、判断或技能国际标准ISO 30401 : 2018里,则是这样定义知识的:在场景中能促进有效决策及行动的个人或组织的资产

1.jpg
△ 三位一体论知识

关于知识的思考一直不断在迭代和升级。我自己提出了“物本|人本|心本”三位一体理解知识的框架。即:

  • 第一个层面,是从信息资源学、经济管理学、计算机学等方面来看待知识的,正如彼得·德鲁克等所讲“知识是今天唯一有意义的资源”这其实是把知识当做物件管理一样,是从“物本”层面上来认识知识的。

  • 第二个层面,是从组织发展学、心理学、脑科学等方面来看待知识的,正如彼得·圣吉、西门子公司等所讲“知识是有效行动决策的能力”这其实是从“人本”层面上来认识知识的。

  • 第三个层面,是从文化、哲学、宗教等方面来看待知识的,正如柏拉图、野中郁次郎等所讲“知识是经过验证的真实信念”这其实是从“心本”层面上来认识知识的。


我认为,认知在哪一个层面上,就可以去侧重哪一个对知识的说法,并不需要绝对化、排他性、唯一性地去追求理解上的统一。

当然,通俗意义上,知识也可看做一种有价值的智慧结晶,可以以信息、经验心得、抽象的概念、标准的作业程序、系统化的文件、具体的技术等方式呈现出来。

摄图网_302421413_商业机制人员管理插画(企业商用) (2).jpg

如何定义知识管理

在中国国家标准GB/T 23703:2009里,是这样定义知识管理的:对知识、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的应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

在国际标准ISO 30401 : 2018里,对于知识管理的定义更为简洁:关于知识的管理(management with regard to knowledge)。

当我们回顾过去20多年间在中国发生的重要知识管理事件,就会发现知识管理已经从学术研究的象牙塔逐步走向企业实践的一线。

2.jpg
△ 企业知识管理三种典型的应用模式

中国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做法,每隔一段时间也会显现出不同的特点,我提出了“资产化|场景化|智能化”三朵知识管理之花的实践模式。

  • KM1.0-知识资产化,以建设知识库IT系统为主,重点以文档管理、内容管理、知识分类、权限设置、知识搜索、知识统计等为突破点。企业更多聚焦于显性知识,投入在内容的建设上。其指导思想都致力于最大化收集个体员工的知识,并使其沉淀为组织有价值的知识资产。

  • KM2.0-知识场景化,受互联网Web2.0的冲击和影响,企业开始引入知识社区、员工网络、专家黄页、团队空间等新的方式。以人为本,强调人与人的连接,人与知识的连接,人与业务的连接,强调参与互动,注重经验管理,并基于工作场景驱动内容的生成和应用,注重隐性知识、结合上下文背景,针对具体业务场景。

  • KM3.0-知识智能化,为更好地进行知识表示、知识获得以及知识使用,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本体词库、语义网络、知识图谱、用户画像、智能推荐、智能搜索等开始登上企业应用的舞台。让机器尽可能多、快、好、省地替代人的工作,成为大势所趋。中国企业知识管理实践进入KM3.0“深化阶段”,可称之为“智能化”实践模式。


当然,如果用更为通俗化的定义,也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KM = (K+P)S 来帮助记忆、理解知识管理。其中K代表Knowledge(知识),P 代表 People(人),S 代表 Share(共享),加号+则表示各种管理与技术的手段,括号()则可代表业务场景。

因此,知识管理KM(Knowledge Management),就是指采用各种管理与技术手段,把正确的知识,于合适的业务场景中,传到合适的人身上,最后再通过共享,将知识的效果放大到整个组织之中,产生实际的业务价值。

摄图网_500621703_banner_创意灯泡(企业商用).jpg

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打透存量

精于事,诚于人,合于知。

知识管理通过运用各种管理和技术手段,使“人“、“事”和“知”充分结合,以利于保持组织记忆、加强员工能力、提升工作绩效,并为组织可持续核心能力构建奠定基础。

我们看到,如果将许多工作结果梳理,规范化、标准化后,就能提升员工工作的一致性,降低重复劳动,节约运营成本,降低管理风险,其收益显而易见。

如果根据业务场景进行知识萃取,通过配置或开发不同的知识地图,对场景中的知识进行主题聚类和展现,最终可会促进知识应用并产生业务价值。

总结各个公司的知识管理收益,我们发现可以通过如下四个切入角度,去寻找知识管理打透存量,助力组织业务绩效提升的发力点。

3.jpg
△ 企业知识管理的四种业务赋能场景

  • 运营赋能场景可以从如下一些方面思考,例如改善内部流程和实践、提升效率、速度和质量、减少成本和重复浪费、更为安全和更为清洁等。

  • 客户赋能场景可以从如下一些方面思考,例如增加销量和利润、加深客户需求理解、改善客户界面、提升服务水准等。

  • 创新赋能场景:可以从如下一些方面思考,站在未来看未来、发现新市场和新机会、创造新产品及新服务、缩短新品开发周期等。

  • 人员赋能场景可以从如下一些方面思考,促进员工提升和成长、快速学习及响应变化、总结经验及教训、解决信息严重过载等。


摄图网_305534086_办公室持笔的心理压力商人指向简要报告图表并用膝上型电脑进行分析以搜索信息数据(企业商用).jpg

例如,A公司员工每天15%时间用于查找资料,通过构建企业知识管理平台,提供相关平台工具,平均可节省5%的工作时间。如果A公司有知识员工500人,假设平均人员的成本为50万每年,则可带来的经济价值收益=500*50万*5%=1250万。这其实是从上面“运营赋能场景”里提升效率这个点入手的。

再如,B公司研发团队通过项目知识管理,试点版本交付效率、过程能力等都有大幅提升。某产品版本的健康迭代100%,交付特性100%一次验收通过,开发周期缩短35%,共节约519人月。同时由于新产品提前上市,赢得市场先机,为公司收入的稳定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个例子其实是从上面“创新赋能场景”里缩短新品开发这个点入手的。

华为公司内部在探索知识管理价值时,曾经提出“三个一”工程,即“1分钟找到工作必备知识,1天得到简单救助答案,项目结束1个月内获得其实战经验总结“。知识管理平台统计显示,平均每天有57个业务求助被快速解决,其价值清晰可见。

摄图网_500548792_banner_笔触科技 (企业商用).jpg

总结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打造公司的知识底座是保证组织业绩高效产出的保障!

能否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能否即使复盘反思,能否高效萃取经验,能否快速付诸行动,是个体与个体、组织与组织之间产生巨大差异的核心原因。通过知识管理打透存量,提升组织的能力与绩效,势在必行。

全面提升企业各级组织、部门、团队、个人的知识管理能力,让相关人员系统了解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案例等,思考如何把知识管理与业务及工作很好地融合起来,找到知识管理实施导入方面有效的行动及方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提升创新空间,缩短成长周期,加快反应速度,并最终通过知识管理提升组织的能力与绩效。

1611122596357462.png



1611119658758233.png  作者寄语|

我将以“经营知识,激发创新,唤醒智慧”为己任,秉承“知行合一”的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知识管理与创新相关服务,助力企业在新经济大潮之中,实现知识转型和创新升级。

作为爱知识、爱学习、爱智慧的你,你有没有想为经营个人、组织的知识而奋斗?如果你能够提供一些新的视角与观点,欢迎互动分享,一起来过过招吧。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欣赏的朋友,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一起快乐地成长。

孙行者微信二维码副本.gif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