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海:界定知识标准的四把尺子

2021-05-20 10:00:15 18
摘要:关于知识的思考一直不断在迭代和升级。三位一体论知识、界定知识的四把尺子、求真的五种方式,…… 让我们再次回到初心,一起看看究竟如何理解知识?界定知识的标准是什么?人类把握真理的方式有哪些?

摄图网_501030601_wx_商务办公(企业商用).jpg

许多KMer经常会迷惑,合同算不算知识?项目中的许多过程文档算不算知识?一个复盘总结算不算知识?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还真不太容易。

这其实牵扯到究竟如何来对知识进行定义的问题。

摄图网_401147252_wx_科技城市建筑空间(企业商用).jpg

三位一体论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培根曾经说过的经典名言。

从古至今,关于知识的定义不计其数,最终也会归结到人类(主体)认识客观世界(客体)这一永恒的哲学本质。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人公安迪,用二十年挖开监狱的隧道,爬出恶臭的污粪管道,在瓢泼大雨中伸出双臂刺向天空,我们的心灵会与之颤抖。

安迪之所以能够救赎自己、普度他人,除了坚强的信念和持久的耐力,也同样离不开他在金融、财会、税收、政策等方面所掌握的强大的知识!

那么,到底什么算知识呢?

在中国国家标准GB/T 23703.2里,是这样定义知识的: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知、判断或技能。

而国际标准ISO 30401 : 2018里,则是这样定义知识的:在场景中能促进有效决策及行动的个人或组织的资产。

这两个定义都是高度凝练的。由于表达抽象,一般人理解起来颇为困难。但如果细细品味,还是各有侧重点的。

中国国家标准强调知识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动态认知过程,主体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来感知对象,完成对外来经验的区分,并与内在的先验结构联结,最终形成了主体的认知、判断或技能。

国际标准把知识看作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asset),强调知识价值体现的属性,同时考虑了知识的场景化(需要结合不同的场景)以及最终的结果性(促进有效决策及行动)。

这两个定义都很好,但我认为它们还只是表达出关于“知识”某一层面上的涵义。如果要更好地认识知识,至少需要在如下三个层面上进行系统思考。

图片 1.png

第一个层面,是从信息资源学、经济管理学、计算机学等方面来看待知识的,正如彼得·德鲁克、陈春花等所讲“知识是今天唯一有意义的资源。”这其实是从“物本”层面上来认识知识的。

第二个层面,是从组织发展学、心理学、脑科学等方面来看待知识的,正如彼得·圣吉、西门子公司等所讲“知识是有效行动决策的能力。”这其实是从“人本”层面上来认识知识的。

第三个层面,是从文化、哲学、宗教等方面来看待知识的,正如柏拉图、野中郁次郎等所讲“知识是经过验证的真实信念。”这其实是从“心本”层面上来认识知识的。

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们再看一下上面不同标准中关于知识的定义,就可能会恍然大悟,能够重新进行理解和认识。

ISO国际标准里对于知识的定义,主要还是从“物本”这一层面去论述的;中国国家标准对于知识的定义,则主要是从“人本”这一层面去论述的。

真正对知识的理解,我觉得还是应该“物本”|“人本”|“心本”三位一体,从不同的层面上都可以去延伸、诠释。

当然与之对应,其后续对知识落地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也是不尽相同。

在“物本”层面,把知识当作资源、资产看待,则后续管理方式可以强调知识文库、知识分类、学术资源、情报管理、图档系统等。

在“人本”层面,把知识当作能力、关系看待,则后续管理方式可以强调实践社区、专家网络、知识萃取、业务场景、知识推送等。

在“心本”层面,把知识当作能量、信仰看待,则后续管理方式可以强调正心修身、激发创新、唤醒智慧等。

摄图网_501249832_wx_尺子(企业商用).jpg

界定知识的四把尺子

明白知识的涵义后,我们还要继续思考:在面对各种各样类型的知识时,该如何把握管理的重点呢?有没有统一的尺子进行衡量呢?

在实践的基础上,我认为关于知识标准的界定,可以用如下的四把尺子来进行衡量。

 图片 2.png

第一把衡量知识的尺子是“可言说性”。

即知识是可以被言说、被传达、被编码的。

例如:对于“美”许多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或许都藏着一个理想的“美人”意象,但如果描述不出来,还是不属于知识范畴的。

只有当“黄金分割比例0.618”类似的关于“美”的规则被揭示和表达出来之后,就能符合“可言说”这把尺子的要求。

当然,依然还有大量隐性的知识、智慧存在。无法明示出来。《五灯会元》记载,当年灵山法会之上,佛祖拈花示众,迦叶破颜微笑。

这种不立文字、以心传道的玄妙境界,我们暂且进行悬挂,不作为当下知识管理的重点。

为了让更多隐秘的经验显性化,就必须求助于知识萃取等手段,通过对话、比喻、类比、模型等方式,逐步让隐性知识能够被“编码”出来。

摄图网_1620885175.jpg

第二把衡量知识的尺子是“可验证性”。

即知识是确定的、经过验证的、可复现的。

例如:“屋外很冷“就不如“屋外的温度已经低于零下2摄氏度”表达得更为清楚,更为确定。

例如:“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个基本的论点,从最早哲学层面上的猜想,到逐渐成为科学可以验证的理论,一步一步标志着人类认识的进步。

可验证性是科学与伪科学的重要区别之一。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在预设的前提条件下,也必须是能够复现的。

当然,任何知识的有效性必须要综合考量其所在的时空、情景等诸多变量因素。绝对真理的理想王国,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知识求真,伦理求善,美学求美。无论社会还是企业里,普罗大众对于真善美、对于高品质知识的呼声需求一向都非常大。

为保证知识的质量,要么需要特定领域专家的审核把关,要么需要群众点评的雪亮眼睛。

摄图网_1620884980.jpg

第三把衡量知识的尺子是“可共享性”。

即知识是具有普适意义、为更多普罗大众的。

公元前11世纪,中国西周的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说法,但它只适于直角三角形,只是勾股定理的一个特别的例子。

只有当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正式写出了“a^2+b^2=c^2”这个公式时,才从个例变成一个普适的定理。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里说:我们的知识从经验开始,但不能因此就说我们的知识源于经验。

眼睛看个体,心灵观共相。

许多人都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现象,但牛顿从中揭示出了万有引力的规律,这一知识就能解释行星椭圆形轨道、潮汐成因、地球两极较扁等自然现象,还成功预示出哈雷彗星、海王星、冥王星等的存在。

企业里跨部门、跨专业的协作拉通往往是大家抱怨的共性问题之一,不仅仅是对知识共享权限范围的诉求,其深层更是对知识普适性的要求。

因此,对一份合同的归档,更多是从备案、记录、合规性等方面要求的;对合同撰写中一些普适的注意事项、风险把控点、特别提醒等,才属于真正知识管理层面需要重点关注的。

摄图网_500532927_wx_商务人士使用电脑(企业商用).jpg

第四把衡量知识的尺子是“可使用性”。

即知识是能被学习理解、可以指导行动的。

有的人生而知之,有的人学而知之,有的人困而知之。为什么我们许多人听过了无数大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瓦特看到水沸腾时蒸汽把壶盖顶得“噗噗”直响,经过三十年的苦心研究最终发明了新式蒸汽机,并被广泛应用在工厂的各类机器上,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华为内部强调,知识管理的本质是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积累、知识的分享等。只有知识应用这临门一脚踢好,才能让知识产生价值。

如果我们看完一篇文章之后连连赞叹,结果生活照旧,那这篇文章也不过是一个信息而已。

知识是有效行动的能力!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一定要合一才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行而不能精察明觉,是冥行;知而不能真切笃实,是妄想。

知识可以从学习或经验中获取,只有在特定的情景中才会具有意义,才能真正带来价值。正所谓:此之蜜糖,彼之砒霜。

摄图网_401606127_wx_老师带着学生畅游天空(企业商用).jpg

求真的五种方式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乃是人生而具有的本性。

每个人类的小孩都是好奇宝宝,“这是什么?”“为什么…?”诸如此类的十万个为什么经常让其父母挠头。

但正是这一求知本能,开辟了只有人类才能拥有知识的大道,这也让人类区分于其它动物而最终荣登“万灵之首”。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明确提出人类把握真理的五种方式,分别是:

 图片 3.png

  • techne,即“经验技艺”,对应英文为“art”

  • phronesis,即“实践智慧”,对应英文为“practical wisdom”

  • episteme,即“科学知识”,对应英文为“scientific knowledge”

  • sophia,即“哲学智慧”,对应英文为“philosophical wisdom”

  • nous,即“直观智慧”,对应英文为“intuitive reason”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从知识逐步上升到智慧的五个层次。越是高的层次,越是表示人类的思维可以处于内在自足的运行模式。

techne原是“木工”之意,平时我们可以把偏操作、制造的技艺都可以称之为techne,中国过去就有“百工技艺”之说,是可以归于这一类的。

phronesis有时候比较难理解,什么叫“实践智慧”?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那些经世济用的政治、世俗智慧,都可以算作phronesis。野中郁次郎先生非常喜欢使用这个单词。半步论语治天下,传统国学经典中的实践智慧比比皆是,这反映出中国文化的一种早熟。

episteme做为科学知识,摆脱了含混模糊性,最大的特征是演绎理性,强调普遍必然性和恒定性,因此像几何学、数学、逻辑学都是最好的例证。以它为词根的epistemology就是指“知识论/认识论”。

sophia是哲学层面上的智慧,是超越了功利和实用的一种超验之觉,是宇宙理性在人性层面的展示。哲学一词的英文是philosophy,就是philo(爱)加sophia(智慧)构成的。

nous作为最高层面,是神学意义上的智慧,是终极存在不朽之理性,是“静定玄思”、“禅”层面上的直观智慧。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这五种追求真理的方式,至今对我们依然有很大的启示参考意义。

当我们仰望星空,看到茫茫宇宙浩瀚无垠。离我们似乎很远,又似乎很近。即望而生畏,又令人亲切。

爱因斯坦说:宇宙最不可理解之处,就是它居然是可以理解的。

今天对知识的信仰,不仅来自人类对自然本身的探索,也来自于人性自我的觉醒。

摄图网_300010422_wx_女轮廓(企业商用).jpg

总     结

从事知识管理已经多年,经常会思考知识管理的基础学科到底是什么?是经济管理学?是信息资源学?是计算机科学?

后来随着认识的逐步上升,我认为知识管理最基础是学科还是哲学中的知识论。

我们必须思考知识的起源、本质及其范畴,必须探索主体认知客体的动态过程,必须理性认识真理的终极意义。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现象背后的本质,是最有价值的元知识。

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是否是终极智慧按照算法、规则和程序在运行和演化着?

难道世界的终极本质不是至真、至善、至美吗?



1611119658758233.png  作者寄语|

我将以“经营知识,激发创新,唤醒智慧”为己任,秉承“知行合一”的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知识管理与创新相关服务,助力企业在新经济大潮之中,实现知识转型和创新升级。

作为爱知识、爱学习、爱智慧的你,你有没有想为经营个人、组织的知识而奋斗?如果你能够提供一些新的视角与观点,欢迎互动分享,一起来过过招吧。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欣赏的朋友,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一起快乐地成长。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