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海:初议“知识应用”理论基础ABC

2021-11-12 10:00:35 5
摘要:知识应用是知识价值最终呈现的临门一脚。但这临门一脚,怎么踢得更好,需要从理论及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本篇为基础篇,先看看有哪些重要的规律、法则及理论主张可循?

摄图网_1636546400.jpg

和一些企业的KMer聊天,他们经常会问我:

“吴博你看,我们公司的知识管理平台已建好,相关制度也发布了,一些积分激励机制也出台了,可是知识好像还是用不起来,为什么呢?”

类似的问题还挺普遍,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最终都会遭遇“知识应用”这一困境。

在国家标准GB/T 23703.2-2010中,关于“知识应用”的定义是:利用现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或创造价值的活动。

可见,知识应用是知识价值最终呈现的临门一脚。

可是这最后临门一脚的球,还真不好踢。

你说知识它好像都有吧,但用处似乎没那么大。

你说知识它没有用吧,又好像都有用,关键是怎么用好它呢?

摄图网_1636546019.jpg

这就需要我们先要研究一下“知识应用”,看看其中到底存在哪些客观规律、法则及理论主张。

在谈“知识应用”时,我们先要界定清楚其范畴和边界,到底是组织级的知识应用?还是个人级的知识应用?

如果站位在组织级,我们通常会把“知识应用”与“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等联系在一起,毕竟只有建立组织场域,把合适的知识、在合适的场景、共享给合适的人,才谈得上知识应用。

如果站位在个人级,我们就会把“知识应用”与“知识学习”、“知识转化”等联系在一起,知识应用的前提是个体必须要理解、领会、掌握所吸收的知识。这方面,我们完全可以从心理学、脑科学、教育学等领域汲取大量的养分。

夯实“知识应用”的基础ABC,我们不妨先从个人级的知识应用谈起。

摄图网_1636546493.jpg

人类记忆的规律

人类在认识外部大千世界客观规律时,也不断拓展对自身内部认知过程的认识。

我们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通过眼、耳、鼻、舌、身,经由大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自己的行为,这个过程是认知的过程,它是人类获得信息、进行加工进而再到应用的过程。

其中,记忆是过往经验在头脑中的存储和反映。有了记忆,人类就可以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记忆是人类智慧的根源,也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奠基石。

一位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研究了人类记忆的规律,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是一条对人类记忆认知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曲线。

图片1.png

这条曲线揭示,我们大脑并非过目不忘,对所获取到的信息,并非完全能做到重现。

20分钟后我们大概还能记住58%,一天后大概能记住34%,一周后大概能记住25%,一月后大概只能记住21%。

最初遗忘的速度快,以后会逐渐变缓,但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条曲线,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类记忆的规律。我们可以从中加以利用,例如通过间隔重复学习等方法,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当然,除了记忆,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还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我们听完一首美妙动听的曲子,歌曲已去,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其实就是把客观表现在主观中的一种过程。

摄图网_1636547397.jpg

学习721法则

基于我们大脑这样的运作机制,我们就需要通过别的方式,来提升知识的转化率。

普林斯顿大学创造领导中心的摩根.迈克尔和他的2位同事曾提出著名的学习721法则,即:

  • 人类70%的学习成效来自于在生活工作中的实践,如干中学、在岗培训、解决问题、赋予挑战性的真实任务等。

  • 人类20%的学习成效来自于和他人的交流讨论,如导师制、模仿高手的做法、相互切磋、跨界合作等。

  • 人类10%的学习成效来自于各种形式的课堂,比如书本学习、线上课程、线下培训等。


我们花1小时去学习某项知识,可能还需要花2小时去跟别人交流、讨论这件事情,最后还需要要花7小时去进行练习实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习721法则也启示我们,在进行知识应用时,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方式,来提升学习的成效。

我自己在设计《知识萃取及案例撰写》工作坊时,就构思不同的时间段,根据学员需接受的不同内容,选择匹配不同的学习方式,从而构画出一条跌宕起伏的学习「心电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最佳效果。

1636544880872424.png

经典的心理学理论主张

伴随着人类对自身认知更多的认识,关于心理现象及其行为活动更多的研究成果,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几种经典的心理学流派,对于我们进行知识应用的研究,同样起到巨大的参考、启示意义。

摄图网_1636547605.jpg

1、行为主义派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浦洛夫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创立的,主张以客观的方法研究人类的行为,从而预测和控制其行为。

行为主义把大脑当成一个黑盒子,告诉我们要想产生某种行为,就用相应的外部刺激反复强化,从而形成某种固定的刺激-反应模式。

其创始人华生曾狂妄地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那么我想把他们培养成什么人就能培养成什么人”。

从行为主义看,要控制学习的环境,强化正确的反应,可以通过反复的记忆、大量的练习等,来强化学习的效果,以达到预期的结果。

中国自古就讲“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民间也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说法。当下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仍然推崇题海战术、布置大量作业等方式,来强化学生的应试能力。

华生在现实中也将他理论付诸于自己的孩子,在他冷酷训练、漠视感情的教育下,他的孩子带着心理创伤长大,患上严重抑郁症,其中一个儿子在30岁时自杀,其结果让人唏嘘。

行为主义历经几代发展,其研究已经式微。但是在一些竞技类运动、动作技能、操作类工作等,通过大量、反复的训练,形成肌肉隐性记忆,对知识的应用甚至在潜意识就能完成,还是行之有效的。

摄图网_1636547547.jpg

2、认知主义派

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不同,后者认为外部刺激进入大脑之后的“黑箱”是不可探索的,而认知心理学认为恰恰这个“黑箱”中的信息加工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所谓“认知”就是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它对人的情绪、情感、动机、行为等,都有较强的调控作用。只有你的认知改变了,才有可能影响到你的行为。

在《战国策》名篇《触龙说赵太后》中,正是触龙用“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改变了赵太后的认知,从而说服她让爱子出质于齐,解除国家的危难。

认知主义派认为学习在于引起内部认知的变化,学习是一个比“刺激-反应”要复杂得多的过程,环境只是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

我们可以把大脑视为一个有结构的、可以存放知识的仓库,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信息的加工需要大脑这个器官,把各种资料加以储存及组织,形成知识结构。因此,根据大脑的认知特点将知识进行分门别类,再进行传授是可行的。

大学生在学校里至少要修三十多门课,有公共必修课、通用大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老师在讲授每门课时,还需要将内容进行细分,便于把结构化、颗粒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现实中的教育,老师每天会给学生讲授许多知识点,这每个知识点就如同一个球,虽然老师把每个球都投给学生了,但学生能否接得住,能否把球投中蓝框得分,并不得而知。

摄图网_1636547678.jpg

3、建构主义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对认知主义进一步的发展,称之为“后认知主义”也不为过。其核心要点是以学员为中心,学员是学习的主体,知识是学员主动建构的结果

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最大的区别是,认知主义认为知识是客观的,人们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认知,并在思维中复制世界的内容和结构,教学的目的就是把结构化的知识装进学生大脑的仓库里。

建构主义则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认为世界是人心中的世界,知识是人脑内部对客观世界提供的信息材料的主观创造,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员建构属于他自己的世界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和价值观,只能给他们信息、场景,每个人可以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对信息和场景进行意义建构,从而形成新的认知。所以说,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林黛玉,每一个人心中也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

因此,掌握知识不能只靠埋头苦读、死记硬背,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活动,通过在不同的知识情境中反复运用和实践,才能掌握灵活的知识。

知识也不应过细地、机械地被分门别类。知识点之间也需要相互关联,由此及彼,由彼及此,形成网状的结构。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它同时包含了由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关键转变和结构重组。

这样,中国过去“填鸭式”的教育模式,需要被重新思考和解构。老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要变成知识的转换者与促活者。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要变成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知识,也不再是结构化的、静态的、稳定的,而应该是网状的、动态的、开放的,它不过是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罢了。

摄图网_1636548093.jpg

总结

每一个经典的心理学流派,对于我们研究“知识应用”都有莫大的启示意义。

行为主义派,注重量化手段,通过大量、反复的训练,强化“刺激-反应”模式,使得我们在掌握动作技能类的知识时熟能生巧,形成下意识的条件反射,这一点非常有价值。

认知主义派,注重知识结构的建立,并引起大脑认知的变化,从而作用到外在的行动,这对于我们掌握高度结构化、规则性比较强的科学类知识时,比较容易习得该类事物及其表征,并能使之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派,更注重场域的营造,通过提供信息、场景,让每个个体自己能够关联、重组,形成有意义的建构,这对促进理解那些复杂多变、模棱两可、场景导向性强的实践智慧类知识,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

此外,还有其它具有借鉴意义的心理学流派。例如人本主义主张从人的本性出发,创造自由、平等、关注、温暖、真诚的气氛,每一个人都具有发展自己潜力的能力和动力,个体可以自由选择发展的方向和价值,并对自己的选择结果负责等。

摄图网_1636548476.jpg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三十辐共一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他说你看车轂中间是空的,才能穿轴转动车轮。器皿中间是空的,才能作为容器盛东西。房屋中间是空的,才能提供空间给人住。那些有形有相的,可见到实物好处。那些无形无相的,才是真正可用的。

老子用车轂、器皿、房屋做比喻,提出“有”和“无”,“利”和“用”的辩证关系。

所以有是显,无是隐;利是显,用是隐

知识也一样。看到表面的文字内容是显,应用到实际的行动行为是隐。

因此,以有求无,以利随用,殆矣!

1611122596357462.png



1611119658758233.png  作者寄语|

我将以“经营知识,激发创新,唤醒智慧”为己任,秉承“知行合一”的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知识管理与创新相关服务,助力企业在新经济大潮之中,实现知识转型和创新升级。

作为爱知识、爱学习、爱智慧的你,你有没有想为经营个人、组织的知识而奋斗?如果你能够提供一些新的视角与观点,欢迎互动分享,一起来过过招吧。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欣赏的朋友,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一起快乐地成长。

网站首页